首页 资讯 正文

「“县”在图强·镇原③」走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镇原轨迹

体育正文 27 0

「“县”在图强·镇原③」走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镇原轨迹

「“县”在图强·镇原③」走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镇原轨迹

央广网兰州6月15日消息(记者魏晋(wèijìn)雪 实习(shíxí)记者马悦 通讯员曹延延)教育“四项改革(gǎigé)”成效显著,“县管校聘”改革被教育部列为2023年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;农村改革有序推进,流转农村土地(nóngcūntǔdì)经营权34万亩,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5127万元;营商环境不断优化,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总办件40万件(wànjiàn),线上办件量占(zhàn)比88.04%…… 2024年以来,镇原(zhènyuán)县重点改革(gǎigé)不断突破,老百姓关心什么、期盼什么,镇原改革就抓住(zhuāzhù)什么、推进什么,取得了一批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。 教育之事 惟此为大(dà) 教育问题(wèntí)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(shìqíng),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。既要久久为功,又是当务之急。 “庆阳教育看镇原,这是以前镇原人最为自豪的(de)(de)一件事。”镇原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孙立本告诉(gàosù)记者,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,镇原教育曾一路领跑,一度成为陇东地区的标杆,也探索出以薄弱经济支撑(zhīchēng)高质量教育的镇原实践。” 进入新世纪(xīnshìjì),随着信息化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,原有的教学手段明显落后,镇原教育一路下滑(xiàhuá),到2020年,镇原县(zhènyuánxiàn)教育工作综合考核在庆阳市排名跌到后两位。 2021年(nián)4月,镇原县由县委书记、县长(zhǎng)牵头,15个(gè)部门共同参与,在全县推进“学校去行政化、校(园)长聘任、教师岗位聘任、教师绩效管理”四项改革。 改革后,镇原县(zhènyuánxiàn)取消教育系统各(gè)级(gèjí)学校(幼儿园(yòuéryuán))领导干部行政级别,各学校(幼儿园)暂保留原有的机构(jīgòu)规格、领导职数、隶属关系等,按“新人新办法、老人老办法”分类管理;教职工按各学校管理、专业技术、工勤技能分岗,实行三轮(sānlún)聘任,对落聘人员安排为期半年的跟岗培训,培训结束再次竞聘;根据教师师德师风、工作量、出勤(chūqín)、教学业绩等因素按月考核,实行绩效工资,形成了多劳多得、优绩优酬的竞争局面。 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(央广网发(wǎngfā) 马悦 摄) 学校(xuéxiào)有了规范的教学模式,教师教研教改积极性不断提升(tíshēng)……这些是镇原县城关初级中学近一年多来的变化,而让这一切步入正轨的,是来自该校校长苏志兴竞聘上岗后(hòu)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。 “一个好校长(xiàozhǎng)就是一所好学校。”苏志兴是镇原县54位改革后(hòu)竞聘上岗的校(园)长之一,他(tā)上任后,在学校推行核心素养(sùyǎng)下的理想课堂设计,其本质上就是聚焦学生素养培育、思维训练和价值观形成,突出学生主体(zhǔtǐ)、教师主导、活动主线原则,构建起实践性教学范式,打造了学科核心素养导向课堂。 “‘四项改革’让学校在(zài)用人上有了(le)更(gèng)多的自主权。”苏志兴坦言,改革后,全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在岗位聘任、绩效管理两项考核指挥棒引导下,教师们纷纷(fēnfēn)从教辅岗、后勤岗回流到一线教学岗,提升专业素养,勇创新、争上游。 据悉,2021年镇原县首次开始为期三年竞聘,共有6149人参与,经过三轮聘任,全县(quánxiàn)共聘任校(园)长54人,其中选拔(xuǎnbá)(xuǎnbá)聘任17人;聘任内设机构负责人160人,其中选拔聘任75人。 “四项改革”为镇原教育带来(dàilái)了可视(kěshì)的(de)变化。2024年,镇原县高考本科进线率(lǜ)82.48%,较2023年提高11个百分点,中考人均成绩、优秀率、合格率连续三年稳增、居全市(quánshì)前列。同时,“县管校聘(xiàopìn)”改革被教育部列为2023年教育领域实践创新典型案例,“校长聘任制”被中组部编入全国干部培训教材《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》。 农村改革 啃(kěn)“最难啃的硬骨头” 农村改革(gǎigé)是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,亦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。 进一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,要啃的都是(shì)“最难啃的硬骨头”。 2024年来,镇原县(zhènyuánxiàn)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,增加群众(qúnzhòng)财产性收入水平。 深化农村改革,最主要的(de)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。 正大集团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庆阳分公司(fēngōngsī)厂房(央广网发 马悦 摄(shè)) “2017年,我把家里闲置的(de)10亩地(dì)以每年500元的租金流转给正大用来做生猪(shēngzhū)养殖的基地,得到现金55000元。其中的20000元作为股金投资入股,不但可以赚租金,又可以拿到正大的分红,对(duì)家里来说是一笔不小(bùxiǎo)的收入。”平泉镇南徐村胡同组杨志强说。 据悉,为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,镇原县委托三方公司开发(kāifā)交易系统,在保持土地承包(chéngbāo)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,积极盘活(pánhuó)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,开展信息发布、政策咨询、合同签订等服务指导,全县累计流转(liúzhuǎn)农村土地38万亩,规范合同签订率达到85%以上,年增加农民(nóngmín)土地流转收入1.7亿元。 此外,镇原县按照“巩固一批、升级一批、盘活一批、调整一批”的要求,持续(chíxù)壮大农村帮扶资产(zīchǎn),提升农村集体经济(jítǐjīngjì)实力,2024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127万元。 与此同时,镇原县还组织开展了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管突出(tūchū)问题集中(jízhōng)专项整治行动(xíngdòng)和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“回头看”行动,完成了215个村村财专项审计,全面摸清农村集体资产“家底”,为扎实确权、稳步赋权、有序(yǒuxù)活权奠定了扎实基础。 “对于农村改革来说,没有完成时,永远在路上(lùshàng)。”镇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牛存堂说,“2025年(nián),镇原县将大力发展新型农村(xīnxíngnóngcūn)集体经济,巩固拓展农村集体‘三资’整治成果,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,扩大农业生产社会化(shèhuìhuà)服务范围。” 以改革托起(tuōqǐ)未来的希望 从“材料满天飞”到“一窗集成(jíchéng)办(bàn)”,从“反复跑多次”到“最多跑一次”,镇原县在政务服务、要素保障(bǎozhàng)、法治护航等领域打出“组合拳”,让市场主体获得感持续升温。 镇原县政务服务中心(央广(yāngguǎng)网发 马悦 摄) 在镇原县政务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二楼“综合窗口”,甘肃圣越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陈英杰仅用(jǐnyòng)1天时间就给圣农食品(shípǐn)(甘肃)有限公司熟食加工厂完成了备案工作。“以前备案要跑到市场监督局、商务局分别交(jiāo)材料,备案的话至少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,现在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,来(lái)一次就能办完所有手续。”陈英杰告诉记者。 “我们设立(shèlì)了综合咨询、帮办代办、‘跨省通办’‘省内通办’‘办不成事’反映(fǎnyìng)窗口(chuāngkǒu)和综合窗口,实行‘前(qián)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(fēnlèi)审批、窗口统一出件’的办理模式。目前进驻县级大厅单位62个,部门进驻率(lǜ)达到100%,应进驻事项1559项,实际进驻1559项,进驻率100%。”镇原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吴东旭介绍,全面落实项目(xiàngmù)信用管理、区域评估、模拟审批、容缺受理、代办服务和“一网通办”制度,备案时间缩短(suōduǎn)至1天,开工前审批时间缩短到50天。 同时,该县把加快(jiākuài)数字政府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(zhuāshǒu),推动“线下办”向(xiàng)“线上办”“最多跑一次”向“不来即享(jíxiǎng)”“能办”向“好办(hǎobàn)”转变。截至目前窗口总办件40万件,线上办件量占比88.04%。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流程电子化,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100%。 镇原县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同时,“强科技”行动也在深入实施(shíshī)。 在开边镇的(de)沅山“三元双向”农业(nóngyè)产业园园区显示屏上,实时跳动着各项数据,温室大棚内土壤的墒情,虫情,空气状况清晰展示。 沅山“三元双向”农业产业园恒温(héngwēn)恒湿的菌子大棚(央广网发 马悦(mǎyuè) 摄) “过去(guòqù)凭经验种地,现在靠(kào)数据说话。”沅山“三元双向”农业产业园技术负责人张伟介绍,产业园建成连栋智慧大棚,并推广环境智能调控(温湿度/光照/二氧化碳传感器)、水肥一体化(yītǐhuà)智能灌溉系统,建设物联网监测平台,实现生产动态、环境监测、种植(zhòngzhí)计划、市场对接、设备管理等一体化掌握(zhǎngwò)、一键化操作。 科技,让沅山“三元双向”农业产业园实现了质(zhì)的飞跃。据悉,目前产业园已完成(wánchéng)土地流转552.3亩,建成日光温室86座、爱尔兰菌棚12座。园区全面建成后,预计可吸纳带动300多名群众(qúnzhòng)就近务工发展,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(yǐshàng),村集体年均收益30万元以上。 镇原县(zhènyuánxiàn)科技局副局长(fùjúzhǎng)邓学涛介绍,2022年,镇原县出台《镇原县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(2022-2025年)》,明确以“区域创新能力提升、重点产业科技支撑、科技人才能力提升、科技成果(kējìchéngguǒ)转化”为核心目标,提出(tíchū)35项重点任务。 截至2024年,镇原县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6464.7万元(wànyuán)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(zhuómùniǎo)消费者投诉(tóusù)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「“县”在图强·镇原③」走向乡村全面振兴的镇原轨迹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